登录 注册
教育培训
实验动物常见病原和感染症状有哪些
2016-10-09 编辑:卫振
分享到:

实验动物,是指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人畜共患和影响动物健康的疾病会影响动物实验的准确性,其中人畜共患疾病还会影响科技工作者的健康。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相关人员要增强生物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范,严格预防人畜共患和影响动物健康的疫病。

 

1.流行性出血热

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三大主症 。

1)病原: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属。56 30min,可使90%病毒失活,60 1h可将其全部杀死。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2)流行病学:自然宿主主要是小型啮齿类动物,大鼠为实验动物型HFRS的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是由于就诶出待病毒的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而受感染。污染尘埃飞扬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被认为是主要传播途径。

3)临床症状:人感染后以发热、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较高。大鼠感染后一般无临床症状,也不发生死亡。

4)病理变化:大鼠感染多无病例变化。

5)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

6)防治:1.开展灭野鼠运动,根本上消除传染源;2.对实验大、小鼠群定期检查,发现感染鼠及时处理;3.加强实验室管理,放置饲料、垫料等被野鼠排泄物污染,杜绝传染源;4.加强防护,实验人员与鼠接触或者进入动物设施应做基本的防护(戴口罩、着手套)。

2.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CM)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呈现脑脊髓炎症状

1)病原: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属于砂粒病毒科,沙粒病毒属。该病毒在小鼠、地鼠、猴、牛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细胞培养中生长。

2)流行病学: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在啮齿类动物中流行。人类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吸入鼠类污染的尘埃和摄取被污染的食物,而小家鼠或仓鼠可终身携带病毒,而且可随尿液,大便,精液及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被小鼠传染者主要见于成人,并好发于冬季。许多小鼠成为无症状的带毒者,并通过子宫和乳汁传给后代。

3)临床症状:LCM病毒能引起人的无菌性脑膜炎或流感样症状,动物感染LCM病毒后表现为活动少、被毛粗乱、结膜炎、发育不良。分为大脑型、内脏型和迟发型。

4)病理变化:大脑型,胸腔浆液性渗出,软脑膜和脉络丛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内脏型,主要表现为免疫病理现象。迟发型,肾脏的肾小球和脑的脉络丛损害最严重。

5)诊断:临场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处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

6)防治:消灭野鼠和吸血昆虫,坚持卫生消毒制度,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疫。监测、净化,注意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这种病目前无法治疗。

3. 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人畜共患。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带病毒的唾液溅入眼结膜后致病。

1)病原:狂犬病毒(RV)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 RV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1%-2%肥皂水。70酒精、0.01%碘液。丙酮、乙醚等灭火。对酸、碱、石炭酸、新洁尔灭、甲醛、升汞等消毒药敏感

2)流行病学: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对RV易感。野生动物啮齿类动物如野鼠、松树、鼬鼠等在一定条件下可称为本病的危险疫源而长期存在。

3)临床症状:实验犬的狂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前驱期:表现忧郁,受轻微刺激想咬人。兴奋期:病犬狂躁不安,攻击性强,唾液分泌大量增多,且含狂犬病毒。昏迷期:活动减少,出现麻痹症状,肌肉弛缓性瘫痪,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4)病理变化:大体解剖无特征性变化、濒死期动物表现痛苦状、消瘦等。组织病例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和神经炎。

5)诊断: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咬伤史,可做出初步诊断。非典型病例,或者潜伏期内,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病理诊断、生物学实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手段。

6)防治:对犬只接种狂犬疫苗。引进犬要检疫,定期免疫注射易感动物和人,发现病犬,立刻捕杀,可疑犬杀掉焚烧或深埋。

4.沙门氏菌病

     至今沙门氏菌属已发现2000多种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00多个,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主要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对实验动物影响较大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

1)病原:沙门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具鞭毛,不形成芽胞,一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豚鼠、小鼠、大黄素、兔、猴、猪和犬均易感染。

2)流行病学:豚鼠对沙门氏菌高度敏感,感染后可发生严重的临床疾病。小鼠和大鼠也很敏感,并常以亚临床感染的形式长期带菌。沙门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即动物食入污染沙门菌的粪便或者污染的饲料、垫料、饮水等。

3)临床症状:急性发病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死亡,亚急性可引起动物腹泻、结膜炎,隐性感染随粪便排出病菌,感染其它动物和人。哺乳期小鼠发病率可高达70%,常以下痢为主要症状。

4)病理变化:肝脾表面有散在的白色点状结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粘膜充血。

5)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细菌学检查确诊。

6)防治:本病无治疗价值,一旦发现应全群淘汰。主要以预防为主。饲料妥善保管,严防野鼠、苍蝇和粪便的污染,食具、环境定期消毒。增加实验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发现患病动物及时隔离或者淘汰。实验动物分类隔离饲养,密度适中,以便控制和减少相互交叉感染的机会。对实验动物群定期进行检测。

5.弓形虫病

    本病由弓形虫引起,能够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重要人畜共患疾病。弓形虫中医叫三尸虫,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

1)病原: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

2)流行病学:小鼠、大鼠、地鼠、豚鼠、犬和猴为中间宿主,猫为终末宿主。弓形虫在终末宿主的肠上皮细胞内完成有性生殖随粪便排除卵囊,在体外完成孢子化过程成为侵染性卵囊,中间宿主动物吞噬侵染性卵囊后,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生殖,主要经过消化道感染,吸血昆虫野鼠本病的传播者。

3)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的大鼠、小鼠和地鼠基本不呈现临床症状。但组织切片上可见灶性脑炎。豚鼠主要表现肝、脾肿大,幼龄鼠可出现角弓反张,排粪、排便紊乱。猫急性发病时出现体温升高、嗜睡、呼吸困难。犬症状与猫相似。猴发生脑炎时表现转圈、抱头、共济失调以及惊厥。

4)病理变化:腹腔积水,肠道、肠系膜淋巴结、肾上腺及实质器官有灰白色坏死结节或肿胀、出血。

5)诊断:血清学方法诊断特异性抗体,取感染组织涂片镜检。

6)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猫类对饲料、饮水的污染。淘汰动物应进行焚烧处理,防止被毛吞食。

6.鼠痘

    鼠痘是由鼠痘病毒所引起的小鼠的急性传染病。急性型引起大批死亡,亚急性或慢性型使患鼠肢尾肿胀,发炎和坏疽脱落呈“缺肢”的畸形。

1)病原体:鼠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呈砖块形状,核心呈哑铃状,与痘苗病毒和天花病毒相似,双股DNA包涵体,可在多种传代细胞上生长,如仓鼠肾细胞、Hela、Vero细胞。鼠痘病毒对于干燥、低温抵抗力较强,2%火碱、0.5%福尔马林3%石碳酸可杀死其病毒。

2)流行病学:本病的自然宿主为小鼠,不同品系小鼠的易感性差异很大,DBA,CBA,BALB/C,A和C3H最为易感,而C57BL/6和AKR品系小鼠对致死性感染较有抵抗力,呈隐形感染,是主要的潜在疫源。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鼠和隐性带毒鼠,经皮肤病灶和粪、尿向外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小鼠鼠痘的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研究人员交换小鼠或者小鼠组织,如肿瘤、细胞和血清等,可使本病在科研院校间传播。

3)临床症状:急性型:小鼠绝食、昏睡、被毛逆立松乱、头颈肿胀,结膜炎,很快死亡,死亡率60%--90%。亚急性和慢性型:小鼠皮肤出现皮疹,发生溃烂、坏死,形成坏疽,最后四肢及尾部断裂脱落。病情较长。慢性型:见于本病流行 后期,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偶有皮肤型病鼠出现。育成鼠生长发育缓慢,生产率下降,胎次减少。

4)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肝、脾、淋巴结、胸腺的广泛坏死,肠出血,十二指肠浮肿,肾、膀胱出血,心包积液。在皮肤表皮增生及糜烂部位的上皮细胞,肝细胞及肠黏膜上皮细胞等处易见胞质内包涵体。

5)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初步诊断,然后依据病理学诊断,检查包涵体、动物实验、电镜检查、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等进行确诊。

6)预防:定期进行检测,对死亡小鼠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规范人员进出。

7.仙台病毒

    小鼠仙台病毒感染是最难控制的病毒之一,急性型多见于断乳小鼠,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多数情况呈隐性感染,可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干扰,如改变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改变被感染的肿瘤细胞的表面抗原及其致癌性。

1)病原:仙台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与人类HA-2病毒同被归入副流感病毒Ⅰ型。核酸型为单股负链RNA,只有1个血清型,在世界范围内分离到许多不同的毒株。。仙台病毒对热及乙醚敏感,酸性条件下极易灭活

仙台病毒可凝聚和溶解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如小鼠、豚鼠、人、鸡、大鼠、绵羊、兔的红细胞。仙台病毒可特异性地在气管上皮细胞中复制,并于第三天从上皮细胞出芽释放。

2)流行病学:小鼠仙台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啮齿类动物。开放环境下饲养的实验小鼠仙台病毒感染非常普遍,曾是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控制的难题。从未感染过病毒的易感鼠群中,新生乳鼠和未成年小鼠最易感,常发生严重的肺炎,于3~4天死亡。NIH、C3H/Bi、129/J、DBA/2等品系对本病毒敏感,而C57BL/6 、BALB/CJ等品系对其抵抗力较强。

    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是仙台病毒主要的传播和扩散方式

3)临床症状:小鼠感染仙台病毒后常有两种表现型。慢性型多见于幼鼠至42日龄的小鼠,呈亚临床感染,伴有血清学的转变,病鼠逐渐康复。病毒在鼠群中长期存在,并呈地方性流行。急性型病鼠常表现临床症状,即被毛粗乱、呼吸困难、消瘦等。孕鼠死胎率提高,新生乳鼠死亡率上升。

4)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呼吸道和局部淋巴结。病鼠肺呈杨梅色,内有血性泡沫样液体,胸腔和心包腔有积液,胸膜粘连。病变多见于尖叶、膈叶和心叶。

5)诊断:本病可依靠小鼠特异的发病日龄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可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将病鼠的鼻咽冲洗液或肺浸液进行细胞传代,进而依靠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检查病毒或抗体,即可确诊。在血清学方法中应用比较好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

6. 预防:本病防治的关键是建立无病毒感染的鼠群,严格控制新动物的引进,对引入动物和“哨兵”动物的病毒抗体定期检疫,发现病鼠立即淘汰或者有效隔离。对于珍贵品系可以隔离后,采用剖腹产、胚胎移植等手段净化,病毒检测合格后投入使用。

8.小鼠肝炎病毒(MHV)

    小鼠肝炎是小鼠肝炎病毒MHV(Mouse Hepatitis Viruc)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随毒株、品系和年龄的不同,动物可呈现出肝炎、脑炎、乳鼠肠炎和进行性消耗综合症为特征的疾病。它侵害小鼠,引起乳鼠、裸鼠和某些基因型的成年小鼠发病和死亡,直接干扰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小鼠感染小鼠肝炎病毒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肝脏的代谢功能和酶活性均受到影响,从而对实验产生严重的干扰。

1)病原:小鼠肝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近似球形或者多形态,基因有单股RNA构成,直径60-160nm,具有典型的长约20cm,顶端宽7nm的棒状突起或被摸粒。

冠状病毒通常在56℃经5-10min可被灭火,在37℃几天,在4℃经几个月也失去活性,但可很好地保存于-70。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

2)流行病学:现在认为MHV只感染小鼠。感染通常是隐性或者亚临床,具有高度的传染性。MHV的自然传染是经口和呼吸道途径。感染小鼠经粪便向环境排出病毒,病毒在宿主体外的粪便和器具可存活数天。感染小鼠或污染的粪便和垫料是潜在的传染源。

3)临床症状: 多数情况下是亚临床或慢性感染。急性发病的临床症状:乳鼠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被毛粗乱,腹泻、消瘦、脱水。3-4周龄小鼠发病,死亡率98-100%,8-9周龄小鼠发病率88%,死亡率50%。神经型:发病小鼠后肢松弛性麻痹,结膜炎,全身抽搐,转圈转圈运动,2-4天内死亡。

4)病理变化:敏感的断奶小鼠或者成年小鼠感染MHV后,有时在肝脏可见灰黄色坏死斑点,瘀点,或者凹陷等病灶。可伴有黄疸,带血的腹腔渗出液和肠道出血。嗜神经性MHV毒株,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5)诊断:分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电镜检查和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ELISA和IFA方法较为常用。

6)防治:定期进行监测,做好环境卫生。发现感染,要立即做好淘汰或者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