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新闻公告
科普进校园:聚焦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共筑科研道德基石
2025-10-22 编辑:陶斯珏

         20251021日,由我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成像集群联合承办的“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题学术科普讲座”在医学院人博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作为第十届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大会暨第十八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年会“科普进校园”专题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由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汪洌教授主持,特邀国内实验动物伦理与法制化建设领域的权威专家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总兽医师朱德生高级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刘恩岐教授,围绕“面向实验动物伦理监管要求的使用方案优化策略研究”及“实验动物伦理和法制化建设”两大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吸引了来自医学、药学、动物科学等多个专业的50余名师生参与。

         活动伊始,主持人汪洌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科普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并对两位主讲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设备处胡凯副处长在致辞中强调:“随着国家对实验动物管理和伦理审查要求日益严格,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监管趋势,通过优化实验设计、推广替代方法、提升操作规范,最大限度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和痛苦;加强伦理与法制化建设,是推动科研诚信、保障科研质量、提升国际声誉的必由之路。”

         随后,由朱德生高级工程师作题为《面向实验动物伦理监管要求的使用方案优化策略研究》的专题报告。朱老师结合多年一线监管经验,通过大量生动的典型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实验设计、饲养管理、操作技术及安乐死等各个环节将伦理监管的“要求”转化为技术优化的“策略”,科学制定动物使用数量、麻醉镇痛方案及安乐死标准,从而在保障科研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动物痛苦。

         短暂的休息后,刘恩岐教授又带来了以“实验动物伦理和法制化建设”为题的专题讲座。刘教授系统梳理了全球实验动物福利理念的发展脉络。他从历史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从“动物是工具”到“动物是生命”的哲学观念变迁,强调“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的核心地位,列举改善动物福利具体措施,并指出当前我国在实验动物伦理审查、机构监管和科研人员培训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就“伦理审查的具体流程”、“生物安全管理和动物伦理审查的管理工作”“科研实验中的学生动物使用规范的具体监管措施”等话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气氛热烈而融洽。

         本次科普活动不仅提升了师生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认知水平,也强化了科研伦理意识与法治观念,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伦理与科学并非对立,优化的、人道的实验方案是高质量科研的重要基石。